你知道为什么你听得见,却听不清吗

导读:有些听力损失患者抱怨说:“我能听见讲话,但听不清讲话的内容......”,即便是配戴了助听器后也这样,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会听得见,听不清

Part 01感音神经性聋

感音神经性聋由内耳的病变引起“听得见但听不清”现象。通常情况下感音神经性听损患者在分辨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损失,与正常听力的人相比,不仅存在着对音量的敏感性降低,还伴随着频率失真(频率分辨率降低)。

Part 02中枢障碍导致的中枢性耳聋

典型的中枢性耳聋患者,可以听到针掉在地上的声音,却很难分辨两种不同声音的差异。而听觉分辨能力是分辨声音,特别是分辨语音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如果完全听不出不同语音的差异,当然就无法区分其含义,语言以及语言沟通也就变得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了。

生活中,“该听的听不到,不该听的却能听到",不是在装聋,而是因为每个耳聋患者的听损部位不同,分辨能力有好有差。

感音神经性聋是怎么形成的?

Part 01听损长达5年以上,不曾干预

形成“听不清内容”的原因,较少需要约5年以上的听力损失,又没有做任何听力补偿,耳聋患者长期处于比正常人“安静”的状态,言语识别能力就会渐进下降!

我们的听力记忆不是永存的,时间久了也是会忘记很多事情,如果长时间听不到某些声音,听觉中枢对某些音得不到刺激,这时就会造成:听得到,但听不懂、听不清。

言语识别能力对我们日常的交流,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一定要注意保持现有的言语识别能力,保持现有的听力记忆。

所以建议大家,一旦发现有听力损失要及时干预,到正规的助听器验配中心验配助听器。这样可以减少听力损失对我们的言语识别能力的影响。

Part 02没有双耳选配助听器

研究表明,双耳听觉比单耳听觉可多获得5dB的增益,能让人在同等环境下比单耳更容易听到想要听的声音。

如果患者只是一侧耳接受助听,佩戴助听器的耳朵会获得声音信息,而未助听耳不能受到充分的声刺激,其耳蜗传至中枢听觉系统的信号较弱,因此受到助听器传出信号的压制,久而久之大脑似乎放弃了处理未助听耳传来的信息,以致产生听觉剥夺效应。

再好的助听器也无法做到听觉神经那般高级的处理声信号,所以在听神经受损完全坏死之前早发现早干预,以及尽量双耳验配,提升聆听效果,保护残余听力。听不清的患者也别慌,听觉剥夺现象在未助听耳通过一段时间适当的听力补偿后,言语识别率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有些甚至可以恢复到初始水平。

- End -

审核校对/吴松林
编辑排版/Lynsee
图片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改变对耳鸣的想法,减少不安的情绪,舒缓耳鸣相关文章:总是听不清,到底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