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症复位治疗后,还是余“晕”不断咋回事

导读:耳石症,又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因为耳石脱落到半规管造成的眩晕等症状。治疗“耳石症”,最直接有效的治疗办法,就是将耳石复位。

规范的手法复位治疗(CRP)是公认的安全、无创、简便且有效的治疗方法,可迅速缓解大部分患者的眼震和旋转感。

但也有一部分患者,经过耳石复位后仍有残余头晕、走路不稳等症状。

这是怎么回事呢?又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耳石症复位后,为什么还是头晕?

耳石症复位后的残余头晕,主要表现为连续的头昏目眩感、走路不稳感、视物漂浮感、转头或抬头时头晕感加重。

但这种症状与耳石症发作时的眩晕不同。

一般无明显的视物旋转感、无明显体位改变后眩晕及眼震的出现,并且不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具体的机制和原因研究人员还未完全了解清楚,但一般认为和以下几种因素有关:

1.耳石器官本身存在病变

这种情况下,耳石虽然成功复位,但由于耳石器官本身病变所致的功能紊乱,仍需要一定时间进行恢复。研究认为,耳石器官损伤后在3个月内多半能得到恢复。

2. 耳石症同时伴有其它前庭系统的病变

如前庭性偏头痛、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脑干或小脑梗塞等。

3. 耳石复位不彻底

由于技术性原因导致的复位不彻底,可以尝试再次予以复位治疗。

4. 耳石诊断及复位的延迟性

研究发现,患者病程越长,复位成功后残余头晕症状越明显。因此,一定要早期诊断、及时进行复位治疗。

5. “中枢适应”的特殊性

耳石从椭圆囊斑上脱落后,打破了耳石器官自身的功能平衡。

有些患者由于自身特殊的体质,即使在成功复位治疗后,仍需要有较长一段时间的“中枢适应”过程。

研究发现,与男性相比,女性患者残余头晕症状较明显。可能机制为女性的“中枢适应”时间需要更久。

6. 精神心理因素引发残余头晕

研究发现,耳石复位后的残余头晕与患者心理精神因素关系密切。

往往耳石症造成的眩晕症状越严重,患者的恐惧感就越明显,其成功复位后残余头晕持续的时间就越久。

复位后出现残余头晕,该怎么办?

对于耳石复位后出现残余头晕的患者,应进一步完成相关的前庭功能检查,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一般有以下几种干预方法:
1、一般治疗

比如:短期内不要做剧烈的甩头动作;低盐低脂饮食,避免水盐过量;忌烟酒,舒缓压力、改善睡眠,保证心情舒畅;预防跌倒等。

2、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包括一些倍他司汀类药物、抗焦虑药物、前庭抑制剂以及补阳还五汤等中医药。

3、前庭康复训练

对于一些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也可以联合采用前庭康复的方法。临床应用较多的是 Brandt-Daroff耳石习服康复训练。

具体方法为:患者坐在床边,快速向一侧侧卧,然后头向上转 45°,在此位置停留30 s,然后坐起来 30 s,再向对侧以相同的方式重复。两侧交替进行,每天3次,每组动作重复10~20次。

4、针刺疗法

一种中医针灸治疗方法。比如:头针刺头部顶中线、额中线、颞后线、枕下旁线等,温阳补气化痰,行气解郁安神。

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发现,早期识别、诊断,及成功的复位治疗,能显著降低耳石症患者残余头晕的发生率。

因此,对耳石症的患者建议应尽早诊断和及时复位治疗, 从而尽可能减少上述残余症状的发生。

 

  
相关文章:抽烟对听力的危害,比你想象的更大!相关文章:疫情期间,在家请保护好您的听力